2021年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召开
3月3日,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。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、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精神,全面落实四川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、省委经济工作会议、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、成都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等系列重要会议要求,梳理总结2020年发展改革重点工作,认识把握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发展改革工作重大问题,安排部署2021年发展改革重点目标任务。
杨羽同志作《站位新发展阶段 践行新发展理念 服务新发展格局 奋力推动“十四五”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》的主题报告。杨杰同志主持会议,冯劲夫同志通报2020年全市发展改革重点领域工作先进单位,区(市)县代表作交流发言。委全体班子成员出席会议。
会议指出,2020年是极不平凡、值得铭记、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。面对新形势、新要求、新机遇、新挑战,全市发改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,守初心担使命,抢机遇谋发展,冲在先干在前,推动市委、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地落实。一是战疫情稳运行,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“双胜利”。抢前抓早推动复工复产、稳产满产,完成重要民生商品、企业生产要素、应急防疫物资保供稳价任务,推动出台实施系列助企纾困政策,深入开展“送政策、帮企业、送服务、解难题”专项行动、项目招引促建攻坚行动、“大学习、大调研、大走访”活动,全市经济运行快速恢复、逐月向好、稳定提升,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.77万亿元、增长4%,分别高于全国、全省1.7和0.2个百分点,继续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态势、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的位势,“十三五”规划圆满收官。二是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,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纳入国家战略布局。优化完善示范区总体方案,争取省委、省政府出台示范区建设支持意见,建成和开工一批战略性引领性支撑性重大项目。推动出台实施都市圈三年行动计划,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、跨区域产业生态圈、便利共享一体化生活圈。获批省级成都东部新区,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、高质量发展示范区,“东进、南拓、西控、北改、中优”主体功能区加快差异化协同发展。三是以创新驱动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,增强战略新优势培育发展新动能。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、西部(成都)科学城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、天府实验室“四层架构”,优化西部(成都)科学城“一核四区”空间布局。牵头制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,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,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取得新成效。四是建设产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区,推进集群成链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。编制产业生态圈战略规划,推进产业功能区放权赋能,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产业社区、高品质科创空间,探索出重大功能平台引领等发展模式,电子信息产业突破万亿元大关,千亿级产业集群达8个。五是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,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城市发展活力。推动出台国际化营商环境政策体系3.0版,深化五项制度改革,牵头推进工程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。扎实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、国家物流枢纽、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多式联运综合试验区、国别合作园区等国际门户枢纽通道平台建设。六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,扎实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。增强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,探索绿道、林盘等生态价值核算及实现机制,高质量推进民生商品保供稳价、困难群众托底帮扶。七是系统推进补短板强弱项,全面提升城市应对重大风险挑战能力。规划建设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重大项目,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,维护粮食安全。八是科学编制“十四五”规划,站位新发展阶段谋划城市高质量发展蓝图。编制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,策划3类十大工程和一批重大项目,同步推进重点专项规划、区域规划编制。
会议强调,发改系统要站位新发展阶段、践行新发展理念、服务新发展格局,围绕市委、市政府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,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,以抓好四件大事、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抓手,统筹做好“高质量发展攻坚年”各项工作的决策部署,深化认识和准确把握6个方面重大问题。一要把握宏观经济形势。深化认识今年世界经济有望出现恢复性增长,国内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,全市经济仍处于上升期,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,增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底气,提高在危机中育新机、于变局中开新局的能力。二要把握国家宏观政策。聚焦积极财政政策、稳健货币政策、精准投资政策,全力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、企业债、实体经济融资、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。三要坚持高质量发展攻坚年主题。贯彻落实“十四五”高质量发展要求,把握开放成为最大变量、创新成为最大动能、消费成为最大潜力的新阶段新特征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效益,一以贯之推动高质量发展,服务新发展格局。四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和主要预期目标引导发展。充分发挥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指挥棒作用,更加科学体现新发展理念的价值取向,切实促进发展质量、结构、规模、速度、效益、安全相统一。五要抓牢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这个关键。在“十四五”高质量发展和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创新探索、先行实践中,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定义时代方向,鲜明价值取向、发展导向,凝聚人心合力,会同市级相关部门统筹推进、落地落实意见、实施方案、年度计划,增强城市高质量发展战略优势。六要抓实推进“两区一城”协同发展这个重点。统筹制定综合改革方案、实施意见和政策措施,大力推动传统行政区经济向现代功能区经济转变,加快构建互利共生、开放协同、相互成就、整体成势新模式,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战略支撑。
会议明确,要坚持战略导向、目标导向、问题导向,扎实做好2021年发展改革重点工作。一是坚持稳字当头,全力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有效应对国际形势和疫情影响,以有力举措突出抓好稳投资增长、稳市场主体、稳经济运行、稳市场预期工作,以稳求进、以进促稳,确保高质量完成今年7.5%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。二是增强极核引领和主干带动能力,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。抓好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》落实,加快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报批实施,推动落实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。促进主体功能区有机协同、内涵提升、差异化发展,推动形成区域错位发展新格局。创建同城化综合试验区,推动形成都市圈发展新格局。发挥平台城市功能比较优势,推动形成“一干多支”发展新格局。坚定城市东进,完善成渝合作机制,推动形成成渝相向发展新格局。三是突出创新赋能,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引擎。以西部(成都)科学城为牵引,加快集聚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、重大创新平台,组建天府实验室,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,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。实施科技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工程,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。开展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,打造“双创”升级版。四是着力供给提能,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。以产业生态圈引领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,提升高品质科创空间专业服务能力,构建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,建设新型城市社区,做强核心功能,做优产业生态,增强区域产业链、供应链整体竞争优势。五是强化要素运筹,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。实施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工程,谋划实施五项制度改革2.0版,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。强化国际门户枢纽通道、平台、供应链等功能支撑,做强枢纽经济、总部经济。六是注重绿色转型,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低碳发展。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,开展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,激发绿色经济新动能,持续推进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。七是聚焦共同富裕,切实增进民生福祉。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,实施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、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、生活成本竞争力提升工程,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。八是统筹发展和安全,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。保障粮食安全,防范化解企业债券风险,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,建设智慧韧性安全城市。九是促进落地见效,强化“十四五”规划体系编制实施。抓好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解读、宣讲、落实。加快编制重点专项规划,形成定位准确、边界清晰、功能互补、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。深化规划实施效果评估、督导和考核。
会议要求,面对新形势、新任务、新要求,发改系统要旗帜鲜明讲政治,干事创业强队伍,协同联动增合力,锐意创新、攻坚克难,推动发展改革事业实现新突破、再上新台阶,促进成都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新征程、续写新篇章,确保“十四五”高质量发展开好局、起好步,奋力谱写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时代新篇,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。
驻委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,各区(市)县政府(管委会)分管负责同志、发展改革部门主要负责同志,委各处(室)、局、中心、院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。